随着龙袍一挥,“天下之事,皆系陛下圣裁”,大殿之内,瞬息归于寂静。
旋即,内阁首辅韩爌挺身而出,掷地有声道:“陛下乃九五之尊,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为万民之表率。”
他引经据典,“《尚书》有云:‘谆信明义,崇德报功’,陛下宜深思熟虑,方能垂拱而治。”
言罢,轻拭额间微汗,恳切道:“望陛下三思。”
紧接着,吏部尚书孙如游亦步亦趋,进言道:“大明基业,历经两百余载春秋,官制局纷扰,科举选拔本为育才之途,若轻易更张,恐寒士子之心,动摇国本。”
他抬眼窥视龙颜,谨慎言明:“朝中栋梁多出自科举,若骤变取士之道,恐科举之制日衰,动摇国朝人才根基。”
朱由校闻此,眉头微蹙,官吏合流与科举改制,乃其心中筹谋已久之大事。
他目光扫过周应秋、毕自严等臣子,询问道:“卿等以为如何?”
周应秋应声而出,字斟句酌:“官吏合流,臣以为可行。
朝中不乏浮夸之辈,若能引地方干练之吏入朝,必能整肃纲纪,使政务清明。”
话锋一转,“然科举取吏,臣窃以为不可。
小吏任免,乃知县治县之要,动之则县政不稳,地方秩序难安。”
毕自严紧随其后,拱手赞同:“周尚书所言极是。
古语云:‘小鬼难缠’,小吏虽微,却与地方盘根错节,乃政令通达之关键。
若将其任免权上收,恐使地方官府政令难行。”
朱由校听后,颔首赞许,心中暗忖:明朝官制确有精简必要,然地方稳定亦不容忽视。
后世公务员考试之分,亦是对此权力平衡之精妙设计。
最终,他轻敲桌案,慨叹道:“科举取吏之事,确是朕操之过急,未及深思。卿等所言,皆为肺腑之语,朕当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