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2 / 2)

gu903();小孩儿顽皮。鬼鬼们不信,太~祖皇帝也不信——张家可是道门,能有什么事情?

话说宪宗皇帝时期,张家在整个江西名声赫赫,势力范围非常大,宗室藩王也不敢去招惹。

继承人张元吉,平日里为人飞扬跋扈,凡是他钟意的好物,下人们都会直接动手去抢,甚至很多人家的姑娘,都被他强取豪夺。

最开始的时候,百姓都去官府伸冤——张元吉根本不在乎。他在家中建起一座监牢,将那些想要状告的人全部投入监牢,任由他们在悲愤中饿死。

他是张家继承人张天师啊,没人敢抓他。

如此这般过了二十年,一直到龙虎山一位秀才因为妹妹也被害死,冒着遭天谴的刑罚,将张元吉的所作所为写成奏章,几经反转告到皇帝面前。

宪宗皇帝对于这一事件非常重视。儒家人对此也是严惩不贷——道家人自己找死,正好打压!

光监牢里的累累白骨多达一百具,案情查实,张元吉的罪行,千刀万剐不足以。然而……

张家是一个悠久达一千五百年的大家族,在华夏,人人都知道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张天师家族。

此前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对张家都太器重,将道教推广到一个新高度。

如果道教的第四十六代张天师张元吉,真的被押赴菜市口,风风光光地接受千刀万剐。那么,道教的千年形象和基业,将会如沙上之塔,瞬间轰然崩塌!

文官们请求将正一派天师张元吉凌迟处死,停止龙虎山张家的世袭制度,革除张家“真人”的封号。

宪宗皇帝考虑儒释道三家平衡,最后的旨意是:从张家族人中另外选一个贤良之士,取代张元吉的位置;其它一切均全部依照旧制。

最终唯一的制裁是,不准张家人在私下妄称天师,禁止用天师的名义印制符箓。

张元吉流放六个月,贬为庶人。其子荫袭得嗣为真人,娶成国公朱仪的千金当老婆,做尊贵的皇族女婿,御赐蟒衣玉带,诰封正一嗣教保和养素继祖守道大真人……道家人说,张元吉这一趟流放,是“辞归出游,历登名岳,探仙人旧隐之迹,去六载方还。”

!!!

!!!

寂静。

还是寂静。

蓦然,汉太~祖笑的鬼魂打颤:“老朱,老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隋文帝唱昆曲:“‘辞归出游,历登名岳,探仙人旧隐之迹,去六载方还’~~~~”

其他的鬼鬼们,跟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朱,你的子孙犯法,都和庶民同罪,你还杀了你女婿,你儿媳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秦始皇冷冷一笑:“孝顺奶妈、养大文臣、不敢罚孔家,不能罚张家……老朱,你这大明第三家……”

太~祖皇帝躺平任嘲。

可是那元太~祖带笑的眼神,气得他失去理智地大吼:“朱载垣,你狠狠地罚,抄家灭族,一点家底子不留!”

明明太~祖皇帝准备好的话是:“朱载垣,不管张家什么错儿,大明不能儒家独大,必须留着道家……”

朱载垣瞧着太~祖皇帝气急败坏的模样,听着鬼鬼们的鬼哭狼嚎,笑容灿烂:“太~祖皇帝放心。”

五月初八,天气晴朗·无雨。百花盛开、百年朝凤、春风送吉祥、天降祥瑞。地点,孝陵。大明皇帝·朱载垣,一身青色布衣背着小荆条,隆重祭祀孝陵的太~祖皇帝和马皇后。

太~祖皇帝,他,他显灵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太~祖皇帝真显灵了!

太~祖皇帝一身死去皇帝的九龙明黄龙袍,一副打天下皇帝的凶悍模样,眉梢眼角,脸上的每一个皱纹,都杀气腾腾,百花凋谢,白天变黑夜,皇陵里的蚊子蟑螂蚂蚁都哆嗦,文武群臣、侍卫们、宫人们、南京人……都吓得三跪九叩,不敢直视。

太~祖皇帝目光慈爱地看着皇上,声若洪钟:“朕在地府,常听有冤魂告状,朕念及其罪鬼都是圣人之后,常为其求情。然如今天帝震怒,朱载垣一身担天下万民福祉,以天下为重,天帝若降罪,朕来承担!”

皇上那自然大哭痛苦:“太~祖皇帝~~太~祖皇帝~~~”

五六万人吓得双腿打颤,胆小的都尿出来,一起哭喊:“太~祖皇帝明鉴~~太~祖皇帝明鉴~~”

太~祖皇帝不明鉴,一道闪电打在太~祖皇帝的鬼魂上,那明显是承担天罚的征兆。

太~祖皇帝被打的要魂飞魄散,皇上“哇哇哇”哭得“撕心裂肺”,迈开腿就要去代替太~祖皇帝受罚,叫反应快的锦衣卫死死地抱住。

黑云遮日、电闪雷鸣,太~祖皇帝的魂魄,消散在天地间,皇上哭得昏过去,五六万人因为皇上的昏倒晕过去。

皇上“伤心过度”“无法理事”,大明官员们以雷霆手段查实张家种种罪行,天下人哭太~祖皇帝、心疼皇上,眼泪止不住。只知道,张家人为了大灾,主动交出银子去苦修——那银子一箱一箱,整个龙虎山都放不下。

据说锦衣卫清点,足足六千万两。这还不算珠宝首饰、古董字画、各色奇珍异宝、丝绸瓷器名马、各地田庄、园林……

天下人想不到,大明居然有人,如此富有。

真真是富可敌国。

朝廷火速收回张家所有特权和封赏,张家三千口人押送去北京,查抄各地方土地,给张家的苦主们做法事,使其投胎……

可是,张家人的哭声到了他们的苦修之地,皇上颁布的诏书“修道在于诚心吃苦……”也传达天下,老天爷还是不下雨!

这已经进入夏天,南方有些一年两熟的地方都熬不住,地方官如今最怕老天爷和皇上,如实地汇报灾情,大大方方地开仓放粮。

其他地方的老百姓看着地里干出来的一道道地缝,黄黄的长不高的秧苗,也再也稳不住。

所有平头老百姓的目光,都盯着这些所谓的“钟鸣鼎食、诗书礼仪”世家大族。

老百姓对这些人家的恨意冒出来,不再是以前单纯的仇富心态——乡下人偷抢、杀人,寡妇偷汉子、嫂子偷小叔子、儿女不孝……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尽可能地改善?

贪官酷吏判的冤案,如何才能不再发生?张家那么多的银子,哪里来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