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晨光熹微。
赵英男起了个大早,精神饱满。
古人起的很早,考试也早,天未亮就起床,五六点就开考。
赵英男蹭黄莺的马车,一路赶到考场。
这不就是知府衙门吗?
此时的知府衙门外,赶考者如过江之鲫,说一句人山人海都不为过。
不说整个大月,恐怕,有钱有势有路费盘缠的大月文人,都来了。
乍一看,足有两三万人。
读书人本就是万里挑一,现在又从两三万人中,选一个诗魁。
可见,这个诗魁的含金量得多高。
怪不得那么多文人学子为之疯狂。
好在凉州地广人稀,衙门也修建得气派,大门前有宽阔的广场。
衙门旁边,就是考场。
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乡试,便是在此进行,一次足可以容纳两三万人同时考试。
马车距离衙门两里路停下,就得下车步行。
小黑和大牛不是考生,只得在人群外等候。
赵英男随着黄莺三女,穿过人群,进入考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