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小燕便带来了八个女人。
上到三十熟妇,下到十五黄花大闺女,反正是能干活就行。
加上阿月,一共新增九人。
赵英男的混系统补贴团队,就有一百零六人了,不过,得等到发工资那天,“97”才会变成“106”。
老赵并不着急,反正也不差钱。
下午,建筑工把绣工工作的房子建好了。
建筑工人为了彰显自己的专业,把房子建的格外宽广,坚固。
上午建绣工坊,下午就修建学堂,傍晚加班挖茅坑。
建筑工们忙的不亦乐乎。
这也说明,重新分组后,效率明显提高了一些,并且建筑工做着自己擅长喜欢的工作,总能做的更好。
打猎两个小组,也高高兴兴带回来更多猎物。
砍树组,砍的树又大又直。
仿佛每个人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专长。
除了务农组。
养牛,耕地,修水渠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务农组在其他小组的高调炫耀下,显得兴趣缺缺。
做农业,周期长,需要大量投入,但一旦形成规模,也是有不错的收益的。
小燕选了十个针线活做的最好的人,编为绣工。
那些没选上的,自然有点儿小失落,不过想到,反正工钱都一样,做绣工工作环境好,在厨房工作,油烟重但是可以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