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案!
其案与今日中车府令赵高案如出一辙。
范睢,其原本是魏人,因受魏人须贾的陷害,差点身死,好在得到魏人郑安平的帮助,侥幸脱身,保得一命。
又得王稽的帮助,入了秦国朝堂,最终拜相封侯。
范睢属于恩仇必报的性格,二人对他有恩,于是他向秦昭襄王举荐郑安平和王稽入仕。
谁知。
邯郸之战中,秦昭襄王任用郑安平,派他领兵攻打赵国,郑安平在战场上反被赵军团团围住,情况危急,他带领二万人投降了赵国。
范睢自知罪责难逃,就跪在草垫上请求惩处治罪。
被举荐者犯法,举荐者同罪,按照秦国法令,举荐了的官员犯罪,那么举荐人也同样按被举荐官员的罪名治罪,这样应侯范睢应判逮捕父、母、妻三族的罪刑。
可是秦昭王恐怕伤害了应侯的感情,就下令国都内:‘有敢于议论郑安平事的,一律按郑安平的罪名治罪。’同时加赏相国应侯更为丰厚的食物,来使应侯安心顺意。
此后二年,王稽做河东郡守,曾与诸侯有勾结,因犯法而被诛杀。
郑安平之事,昭襄王饶恕范睢,而王稽之事范睢身为举荐者,亦要被连坐处死,但昭襄王依旧再次饶恕范睢。
按照秦‘廷行事’,当前案件可以依照从前发生过的相似案件,对犯人进行处置。
那么,昔日范睢未被秦昭襄王处死。
现如今,赵高也可以避免死罪。
这么看的话,赵高就可以合法免死!
蒙毅、王离等人思索两个案件的相似之处,良久后,蒙毅道:
“若按照‘廷行事’,中车府令免死...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