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的两个孙儿啊,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李纲,唉,故人西去,李纲也走了五年了,当初就是他引荐我入的朝堂。”
“没想到李纲的两个孙儿目前只是庶民,想当初杨广在位之时,我因一件小事触怒隋炀帝,隋炀帝欲将我烹杀!是李纲向隋炀帝求情,我才留下了一命。”
“我倒是想起了李立言,当初平定长安之战,是李立言替我挡了一刀,可惜天妒英才,他也早早的去了。”
“我记得,李纲和李立言父子,是同年离开的吧?怪不得李安仁、李安静未入仕途,父子两个完全没有机会安排他们啊。”
“......”
朝堂上,群臣小声交流着,大唐比较开化,并且君臣关系融洽,唐太宗并未禁止朝堂上大臣互相私语。
李承乾提出的,将李安仁、李安静兄弟两个任命为东宫太子府庶子之事,让群臣不由的想起了兄弟俩的父亲和爷爷,特别是李纲,历经周、隋、唐三代,可谓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朝堂上大多数官员皆受过李纲的恩惠。
唐太宗李世民并未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下方众臣的交流,心中思绪涌动。
太子背后有高人啊。
他很快就看出来了,李承乾想任命李纲两个孙儿为官的真实想法,李纲虽死,但现在朝堂上下依旧有许多官员念及着李纲的好,而李纲的孙儿却依旧只是个庶民。
李承乾此举,势必会引得大多数官员的好感。
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是谁,指点李承乾?
长孙无忌,亦或者房玄龄,魏徵?
思索片刻,唐太宗李世民投向群臣中默不作声的魏徵。
“魏徵,你如何看待太子欲任命李安仁、李安静为太子宫庶子之事?”
他想听听魏徵的意见和想法。
闻言,魏徵缓缓出列,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