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边成立时间尚短,许多事情都是才起了一个头,虽然孙和在赵一面前说的头头是道,许多东西都做了很好的规划,但是想要看到成果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不是这次来海燕船舶公司查看他们的军舰制造情况,他也不会顺道来青岛这边,实在是这边没有什么可以看得。
就连从华夏国际石化公司转过来的石油运输船队都还没有完全接过来,更别说其他的事情了,好在虽然船队的规划做的挺大的,但是大部分还在船厂里面造。
虽然许多船只的订单还没有完成,会有点拖累千帆船运公司的后退,让他们的计划可能会因此延后,但是这么做也给他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将公司框架搭建起来。
赵一在这边听了孙和的汇报之后,也没有接受孙和邀请到下面看一看的想法,因为这么做只会是浪费他的时间,这个阶段,也没有什么可看的。
所以在这边吃了一顿饭之后,就急匆匆的乘坐自己的专机前往京都,因为他手里还有一件比较急切的事情需要去做。
没错,就是申请火力装备制造许可,从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看到的听到的,许多事情都在这方面卡住了,需要将这个环节打通,后面的事情才会非常顺畅。
相关技术华夏军事工业公司那边并不差,当初交给他们的资料里面就有许多这方面的技术,虽然当初没有这方面的许可,但是技术储备则是要的。
立志成为全世界最顶级的军事防务公司,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对赵一给予他们的资料高度重视,所有相关类别都安排了相关团队进行专门研究。
如果不是许多模块都是由其他兄弟企业提供,为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节省了大量的研发人员,不然的话,就他们那点研发人员,想要将种类众多军事装备研发出来根本就不够看的。
赵一也是意识到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可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一开始要求他们研发的军事装备都是在国际上有参考可依的。
虽然在相关技术参数上面要领先于全球主流军事装备,但是并没有脱离代差的范畴,跨度不会太大,现在主流装备的参考价值还是挺大的。
这样的话,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虽然研究人员相对紧缺,但是也不至于从头开始进行研发,再加上许多基础性的研发工作不需要他们进行,才会这么快拿出成果出来。
按照这么一圈走下来,所以的工作其实相对较顺利,特别是和火力装备耦合度不高的军备种类,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可用的地步,至于到底如何,还需要进行实战演练才行。
回到京都之后,赵一立即就将自己关在家里,整理乘波体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相关的理论资料和相对成熟的设计资料。
由于之前没有太多关于这方面的技术资料,所以这次赵一给出的资料里面,关于理论方面的相对较多一些,关于技术上面的,就相对较少一些。
虽然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可以将载体速度提高到火箭的4倍左右,最高可以达到20倍音速,但是这只是技术非常成熟才可以做到的。
而在赵一市委资料里面,关于技术方面的资料,就相对初级了一些,如果根据资料上面来制作的话,成品速度估计只能达到7倍左右的音速。
虽然赵一可以将非常成熟的技术给他们,但是他想了想还是没有这么做,一是这种技术才出来没有多久,没有必要一下子将技术给做到天花板上面。
他可以起一个好的开头,让其他研发人员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发,最差的结果就是慢慢的攀升,最终将这项技术做成熟,这个过程锻炼了研发团队,提高了国内的科研实力。
最好的结果,就是在这项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有了其他的发现,可能诞生比赵一手里更好的研发思路,另辟蹊径,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出来。
科研思路和成果,除了在理论上面不断的完善之外,有时候还会因为偶尔的因素的,诞生新的东西,而这些新的东西往往更加具有价值。
赵一之前之所以大规模出手手里的成熟技术,主要还是因为他旗下的企业技术实力是一清二白,如果不进行重点扶持的话,是很难短时间发展起来的。
即使是如此,他也仅仅只是提供略领先当前主流技术的技术,这样的话,旗下的企业既能够有一定的竞争基础,又不会轻易触碰到天花板。
这种思路体现在很多方面,不仅仅只是自己旗下的企业,就是在给合作的国企提供资料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
赵一始终觉得,自己一个人厉害并没有什么用处,而是需要将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提升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一是一个人再厉害,精力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比别人的时间就多,所以想要国家科学技术全面发展,还是要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进来。
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有技术都不可避免的走上更加复杂化的道路,至于化繁为简,短期内是看不出来这种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单个人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到时候不仅是科研天才非常重要,和科研天才相比,具备大型科研工程指挥能力的人更重要。
这些人才哪里来,不可能是凭空变出来的,都是科学研究项目中锻炼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才需要许多的科研项目锻炼他们。
所以别看中间过程耗时很大,而且造成巨大的科研资金浪费,但是中间过程不仅可能有重大的意外发现,同时也在不停的锻炼人才,为后续科学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在国内军工领域其实算是一个另类了,他们之前是不管不顾,只要自己觉得好,就一股脑的进行立项研究,赵一对此也是支持的,甚至这个结果也是他有意推动的。
按照正常的军工发展流程来说,一般是就军事研发项目进行立项,报给国家相关单位,进行审核,通过之后,才会进入到正式的装备预研阶段。
而预研阶段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以军事应用为目的而进行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着眼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长远发展,既具有需求背景,也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创新性和前沿性,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装备发展的技术提供新的基础知识。
第二个阶段就是应用技术研究,是运用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或其他科学研究成果,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应用于军事的可行性,确定其主要参数的科学研究活动。
第三个阶段就是演示验证阶段,实际上也是型号研制工作的前奏。它是利用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成果以及实际经验,通过部件和分系统原型的研发、仿真和综合集成。
而华夏军事工业公司不仅没有对自己的研究项目预先对相关部门上报申请,而且在预研阶段,也没有严格按照这么细致的步骤来进行项目研发。
之所以在预研前没有向相关部门上报,主要是他们不需要国家相关单位提供资金支持,他们自己的资金就足够进行这些军事装备的研究。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研发的军事装备都是非火力装备,而火力装备的研发如果没有相关许可下来的话,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了。
gu903();其实预研三个阶段才是科学合理的,是比较通用的军事装备研究流程,也是成熟的一套研发流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