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珍妮机与科技树求月(2 / 2)

朱由榔又不是要用珍妮机做龙袍出来,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当初朱由榔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曾经参观过英国的博物馆,对珍妮机十分感兴趣的他事后查阅了许多资料。

虽然未必能把珍妮机的整个结构复刻下来,但大的框架还是能够搭出来的。核心部件他也都记在心中。

朱由榔当初学的专业虽然是工业设计,但选修了素描,因为他对艺术很感兴趣。

可以说是一个理工男和文艺青年的结合体。

这份经历对他重现珍妮机十分有帮助。

朱由榔先是画出一份草图,然后用透视的视角对关键部件进行拆解,最大程度的还原了珍妮织布机。

然后他用一页纸详细描述了珍妮机如何运作的,不仅说原理也会提到一些细节。

这无疑对工部官员来说是极有帮助的。

虽然他们从未听说过珍妮机,但经过皇帝陛下这么声情并茂的一番讲解,他们基本上已经能够想象出珍妮机的样子了。

当然,术业有专攻。

珍妮机他们肯定是造不出来的。

他们只是负责把皇帝陛下的意图传递给匠人们。

南京城的工匠数不胜数,要想实现皇帝陛下的意图做出这珍妮机还是不难的。

对于工部官员的反应朱由榔很是满意。

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这些官员不能够理解朱由榔的意图。

可现在看来这些人聪明的很啊。

还是不能太过轻视古人的智慧啊。

从现有的资源来看,让他们做出珍妮机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朱由榔不是一个渴求完美的人。

他也明白第一次造出的珍妮机不会和他见到的那个样品一样完美。

没关系,慢慢迭代慢慢改进,总有一天能够达到那个完美的状态。

朱由榔现在越发期待珍妮机普及了。

那意味着不仅可以解决大军军服的问题,还能最大程度的惠及百姓。

批量生产意味着降低成本,当成本很低廉的时候,便是再穷苦百姓也能够穿的起新衣裳了。

所谓盛世不就是让百姓吃得饱饭,穿的起衣裳吗?

工部的官员退下后朱由榔又对着一张纸涂涂画画了起来。

他脑子中有很多类似的玩意,可能未必记得像珍妮机那样清晰,但朱由榔在尽可能的还原。

毕竟如果能记起来一些对大明的助力是极大的。

促使朱由榔尽其所能制造这些先进机器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发现他已经无法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了。

也许就是从打完湖广准备进军江西之后,他与博物馆的联系就变得越来越弱。

一开始多试几次勉强还能进入。

但到了最后无论他怎么倒腾那玉玺就是无法再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这意味着朱由榔无法直接获得枪炮补给。

他必须依赖于自己的工业知识基础和现有的资源尽快点亮科技树。

不然在接下来的北伐战中明军将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

仿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武昌时朱由榔就命工匠们研究过燧发枪和普鲁士炮。

工匠们都表示以现有的技术完全无法做出。

朱由榔来到南京后也问过同样的话,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

珍妮机只是一个试点和起步,等待朱由榔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