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难以面对的未来(2 / 2)

这里用创造出,而不是“演化成”,里面的内容细思极恐。

过了概论,整个下半部给列出了人类的八十余种进化方向,其中有很多是在当前土球伦理框架下根本谈都不能谈的。

以创造类为例,有个名为“监察者”的分支。

监察者是一种宇宙泛用型的人造人,他们与原人(没在大气层外建立基地的初始人类)的差异十分巨大,是生物和电子系统的结合体。

该分支仅用主观意识,就能改变自身血循环方式和常驻肌肉收缩模式,结果是他们在01倍标准气压下,只要有氧气面罩,根本不会出现耳膜破裂、眼球爆炸等原人才有的“故障”,采用有一定强度的紧身宇航服,他们甚至能直接带个小头盔进入太空作业。(第三级高原气压接近08个标压,最高峰处仍然大于05)

内改造的机制让监察者比一般创造类更有优势,他们没有失去适应环境的进化能力,通过当前环境压力下的生育迭代,再对后代做监察者改造,就能获得非常适应当地环境的类人物种。

监察者后代的再改造,和土球人类理解的手术完全不是一回事,流程分两步,第一步通过培养设备,对部分基因进行针对性的显性表达,然后再在颈椎植入两个带有“数据线”属性的插件就完工了,完成后颈后会存在两个包含一大堆触点的金属片,可以用有线和无线形式直接连上电子数据流。

与监察者相比,所谓机械飞升或赛博朋克式的义体改造根本不入流,在《大观》下半部里连单列资格都没有,仅仅作为个参照物与各个人类分支做比较。

《大观》下部所列人类分支,具有人形与土球人类常见肤色的合计十二种,创造类四种,其余为自然演化分支,原人的功能性与他们相比,只能算弟弟。

更让土球人难以接受的,是广泛存在的,往非人方向进化的分支。

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其中的“超脑”分支。

这是个生育力极为低下的族群,甚至根本没有自然生产的能力,繁衍全靠手术提前取出胚胎,进行体外培育。

该分支特征是大脑没有发育限制,没有颅骨这个概念,只要不停的学习和思考,他们的脑子会越来越大,过程中会彻底失去自主行动能力,最后不得不变成一坨在营养液里继续生长的纯大脑。

到了脱离躯壳的阶段,他们的大脑外延突触和相关设备结合,才算是完全体。

完全体超脑在虚拟世界里,一个脑子就是一整个族群,性格、记忆完全不同的意识体在一个脑子里各有不同的细胞区,真正实现了化身千万。

超脑都不是《大观》中最诡异的进化分支,他们是因为代表人类各分支中最高水平的本体记忆力和智力,才会具有代表性。其中甚至还有零下一百多度都冻不死的物种,还有弱化智力向,往猎杀者方向进化的。

与这些物种相比,土球各种文学、游戏作品里普遍存在的机械飞升式的幻想,根本都称不上进化,哪怕全身义体化,内循环仍然逃不出泵动式,行动方式仍然是两脚走路两手工作,哪怕是某些幻想作品里加了翅膀,除了能煽下翅膀,本质和原人也没有任何区别。

从原人学会保存火种开始,几万年来制造了行星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史,工业化后甚至有了改变地貌的能力,原人有理由也有自信号称万物之灵、恐怖直立猿。

但飞出母星之后,原人这套躯体真是不够看。

就拿正在建设的几个空间站、月球基地举例,如果人类真的能在01倍大气压下生活,它将不仅仅是气体环境维持的事,甚至连空间站的密闭安全性都可以不用那么讲究,因为在这样的气压下,哪怕出现一点泄露,气体流失量也极为有限。

仅仅是气压的变化,就能让空间站建设的工作量降低一个水平,气体、水、建材等物资投送量也会有所下降。

《大观》提出了一个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太空人通过繁衍迭代后,还是人类吗?

土球生物的体型大小受重力与含氧量影响最大,其次才是湿度、植被变化等环境变迁,有这个认知就能直接预知,月球和鲲鹏空间站的低重力,一旦彻底解决低重力环境下的骨质疏松(钙流失)难题,最终必然会繁衍出体型更大的人类,至于最后能不能维持人形,只能看与地表失联后其团体自身的选择了。

大会吵架,小会决议,放到太空进化里也能成立。

越小的团体,道德与伦理的约束力就越弱,它无关于道德水平,在选择进化方向的课题上,终究是为自身群体谋未来,群体越小,矛盾越少,课题越容易推动。

反过来,如果规模过大,比如在怪兽危机前的地表即使出现了某些新人类,也会被主流排斥甚至被消灭,要实现全人类的迭代,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只要逻辑思考能力过关,就很容易发现,推动地外永居,其实是在亲手制造新人类。

回头想想,之前不惜代价送上去一大堆文明种子、基因样本、资料,或许会成为新人类之间唯一的联系,一旦连同种文明认同都消失,恐怕又会走上文明冲突论的死胡同。

《宇宙进化大观》在某个层级引起了很大的忧虑,但土球上的人类其实没得选,除了走向太空,没人有把握接下来能在地表,保住文明和工业链主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