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月球计划(1 / 2)

C国本次突破的是AI技术。

也不好意思说突破,因为原本是分离的游戏源代码,现在只能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会用了。

针对游戏源码的研究其实是各个项目中最早的,可由于编码规则不同、数学基础代差、二进制和四相语言之间部分的不可互译性,一直到章鱼拿出了“古代通道”软件,土球这边的数学基础也随着深空工大的开放有所进步,才反向开发出较为实用的转译软件。

直到怪兽危机开始接近四个月,相关机构才真正看到了无乱码的AI源码。

星球战略的AI大体上分作四个类型。

其中有一个高级AI判断被保存在服务器端,找不到代码。

剩下的三类分别是自动管理AI、基础人物AI和怪兽AI。

首先排除怪兽AI,该AI逻辑非常原始,原始到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能读懂其AI逻辑,意味着哪怕没有外星游戏的由头,土球也会在近期开发出类似的AI,甚至说不定哪个地方已经有基本框架了。

第二个被排除的是自动管理AI,这东西有点类似土球今天的工程控制软件,只不过自动化和全面程度远胜如今。

自动管理AI的结构与工控软件的区别在于,它只有一个逻辑核心,具体的管理,需要相关设备提供管理接口,该接口会包含设备本身的数据库及工作逻辑。

一定要用似乎也没问题,问题是没有配套设备,相关的设备数据库及工作逻辑标准,涉及到另一项对游戏的逆向开发工程,远远没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

剩下的只有基础人物AI。

它非常神奇。

与管理AI一样,基础人物AI也只有一个逻辑核心,它需要连接其他的数据库,才能生成一个个人物。

相关数据库,包含人生记忆、知识、空白三类,前两者都可以由多个小数据库构成。

跟现在号称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好像没什么区别啊。

区别要从实验中体现。

针对原版基础人物AI,做了大量的数据实验。

完全一致的底层AI,使用完全相同的A型人生记忆、B型知识库,在众多实验中,总计诞生了五十六种不同的人格!其中的七种,甚至连普通人都能在十几分钟里分辨出差距。

进一步深挖,认知到逻辑核心通过不同的记忆数据调用顺序,与少量的函数应用,在空白数据库里写入了不同的东西,进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人格,空白数据库也变成了人格数据库。

到这里,AI已经变成了丰满的“角色”,不过鲜明的人格,反而不利于初级应用,大家更想知道的是,AI如何以尽量少的算力,来解决自己遭遇的问题。

该路线的实验项目更多,比如有个大众熟悉的“镜子测试”。

研究院从某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调来了两足步行机器人,把已经做完准备工作的AI装进去,提高权限劫持现有控制系统。

土球现有的机器人和人类之间,除了两足行走,可以说没有任何相关性。可哪怕是这样的条件,AI也很快意识到了镜子里是自身的镜像,并尝试整理外观。

同一个AI很快被装在另一台更小,且变成用轮子的机器人身上,结果又一次通过了镜子测试。

反过来解析其简易数据库,发现它的记忆和人格数据库都有了变化,它认知到自己“穿越”了,奇妙的是数据的总字节数增量,不到一百个字节。

这一实验让参与者们大为震惊。

稍微有点生物学知识都能意识到,这样一边认知世界,一边删除替换现有记忆的能力,总数据量不会无限制膨胀,已经非常接近正常生物。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更奇怪的实验,比如三大数据库全部留白直接上机器人等等。

最终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谨慎的对逻辑核心少量参数进行微调,总算弄出了“工具机”。

“工具机”不会再自己往记忆、知识、人格三大数据库里乱改东西,同时为保留认知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它开放了一个额外的空白记忆库作为行动参考,而非行动发起原因。

八月,电光刚刚在Ca被揍死,一台专门为太空作业制作的量产原型机被送到未来空间站,系列代号“智人”。

对于探索太空而言,人的结构说不上多么合理。

“智人”采用磁吸履带加喷气背包的移动方式,借助特别设计的三角履带构造,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整履带触地的面,以改变上半身高度。左右两臂做成方便换装的形式,常规的抓取臂可以随时改成工具臂。

在空间站进行两天的放养,它已经在多嘴的宇航员中学会包括自己充电、自己换机械臂、出舱焊接、避让人类、给地面打电话等知识和技巧。

到了这一步,一旦决定量产“智人”,不但空间站的人力问题能够大幅度缓解,月球基地也不是不能考虑。

有人就开始担心智械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