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quxsw.cc,我们的电影时代 !
《我和他》的上映选择了一个暑期档开启前的时间点,这是公司考虑避开一些竞争所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身也代表着大家对它的期许层次没那么高。
《夏洛特烦恼》里李早瑜的李早晚让观众印象深刻,把她扶正为女主角并不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情,只是,公司里很多人都觉得《我和他》这样的表现形式就算换了老板、呃、换了老板手下的得力大将陈若清来也不容易演好。
狭小的空间里一个人撑起一部戏,全程没有第二个演员,只有电话、表情、动作以及电视里的他。
很难,很不容易。
不过,上映后的口碑表现真是有些出乎意料。
“一整场电影看下来,我竟然不知道主角名字叫什么……她就是一个女人,挺普通挺平凡的女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被辞退的时候我没哭,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我没哭,她呆呆的看电视里画面的时候我鼻子酸酸的。”
“京城蓝光出品的艺术片,主题看名字就知道是平凡和不平凡的对比,可首映完整看下来,这种对比性差了点,还是更侧重在李早瑜的身上。”
“从《夏洛特烦恼》这部破记录商业片最令人捧腹之一的角色到全新形式的艺术片女主角,李早瑜的选择很大胆,虽然我对这片子无感,但仍旧愿意为李早瑜的这种选择贡献一张电影票。”
“夏研+李早瑜以及做配的甘敬、陈若清,这个阵容足以撑起一部票房很不错的商业片,然而,艺术片的演绎值得敬意。”
“我对李早瑜的观感大为改观。”
《我和他》上映两天,观众的反馈还算不错,数个影视论坛的分数也有7分以上,它的首日票房堪堪突破两千万,次日票房立即跌破整数大关。
艺术片论口碑,还算可以。
小制作论票房,已经能保证回本。
然而,电影上映一周之后的评论忽然有了急转而下的趋势,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在影视论坛,还在媒体的内容报道里。
“京城蓝光独立制作影片遭遇滑铁卢,首日票房相比上部作品相差近亿。”
“商业片取得成功,京城蓝光却误入歧途。”
“影帝与影后的联手并不能为李早瑜增色。”
“从响彻全国的李早晚到苦涩流泪的李早瑜,艺术片之路难走。”
娱乐媒体的报道从另一种角度解读了《我和他》的境遇,如此娴熟的笔触直让看到报道的甘敬感慨不已,这真是熟悉的味道。
两天时间,影视论坛的评分普遍跌了1分,只有【影谈】论坛的表现稍微好些,更为重要的是,媒体对于李早瑜的分析只是顺带,他们对准的方向是以京城蓝光为主。
京城蓝光没有独立投资制作过电影吗?
当然有,《夏洛特烦恼》这部让公司赚的盆满钵满的电影就是吃的独食。
可记者的笔下有意无意的忽视这个问题,只是从《无间道》《功夫》《无间道2》等作品来梳理京城蓝光的发展脉络,想要证明的就一件事,京城蓝光没有那么强。
甘敬对于这种论调是觉得无关痛痒的,但公司接连开了两个会议还是认为应该给予澄清和反击,舆论有时候不起作用,某些时候又能有很重要的效果。
比如,院线排片的考量,比如,官面资源的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