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宋徽宗3(2 / 2)

昏君自救记 慕容红苓 1775 字 2023-11-16

宗泽为宰相,御史中丞赵挺之(李清照的公公)为右相象征着杨广彻底地掌控了朝堂,从继位到现在,总共七年的时间,完全掌控朝堂,杨广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许是经历的多了,他喜欢上了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法,平和地改革也让朝堂上少了许多的波折。

不过可惜的就是,赵挺之并没有能多活跃几年,与两年后逝世,不过赵氏一族自然还是有能支撑家族之人,李清照并不用和赵明诚分离,依旧过着还算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是小节,杨广不过是听过一耳朵就算了。

宗泽,赵挺之,种师道等人此刻正团聚在官家的御书房,众人面前阅览的便是宗泽的万言书。

显然,想要有所作为,自然是要集思广益的,宗泽的上疏中并不是没有缺陷的。

因着官家前言,众人畅所欲言,争论不休,到了最后,总算是集众人之力,总结出了一份施政大纲。

杨广对于这份东西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都是朝臣们的智慧,并不完全靠着自己,这就很好,如若不然,将来自己一旦离开,这大宋可该如何?

皇太子赵恒自然是立于一旁,参与其中,虽然赵恒还很稚嫩,不过皇帝表示,教育太子,还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好的法子呢?

历史上,这位皇太子赵恒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不过是受了父亲的连累罢了,也由不得他。当然,也不能否认这货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

赵恒还年幼,不过在言行上已经有几分官家的风采了,朝臣们简直比自家儿子有出息都高兴,朝廷后继有人,这是最大的喜事。

赵恒自己也知道机会难得,和这些人在一起,特别的专注,也许有很多东西他听不懂,看不明白,不过依仗着自己的记忆笔头,一一登录下来,然后去请教杨广。

历史上的赵佶总共有三十八个儿子,其中活到成年的有二十五人,不过现在么,情形似乎有变。

官家的后宫也没有几个人,早年间向太后的两位女官郑氏和王氏并不大受官家待见,都是无子之人。

唯有皇后王氏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至于将来的宋高宗,压根儿就没出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早年间还有人会说,不过随着官家日益威严,在这方面已经很少有人会说话了。

不过王皇后显然因为过于频繁的生产,导致了身体越发地糟糕起来。

这个道理别人不明白,杨广难道也不明白吗

可惜的是,这既是杨广的安排,也是王氏自己的选择。

果不其然,没过几年,皇后便早早过世了。

现在的赵恒算是杨广自己手把手教导出来的,他相信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孩子。

大观元年,官家实施了新政,虽然没有提及这个说法,不过人人都赞同从大观元年开始,便是新政。

早些年间,虽然官家的新式举措不断,可都没有系统性的改革,大观元年的这次改革,是全方位的,所以才叫新政。

大宋境内还算平和,偶然有小打小闹的匪患,那也不足为虑。现在主要是外患,周边的大辽和西夏一直就没消停过。

尽管辽国有了大宋的支持,可架不住金兵是真能打仗,而辽国国内已经腐朽不堪,所以勉强支撑而已。

金国也有些其他心思,想着和大宋联合起来,一起灭了辽国,然后两国瓜分了辽国再说。

大宋君臣一直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这可是个很好的诱饵,金国君臣觉得联宋灭辽实在是个不错的主意。

偷摸儿地派了使者前来大宋,想要和宋朝皇帝商量一下联合之事,不过这消息也不知道怎么地就传了出去。

这下子,大辽倒是有些慌张了,若是宋金一旦联合,两面夹击,如今的大辽可真是撑不住的。

好在大辽和南宋(宋在辽南边,是以为南宋)早就结盟,实在是有远见。

不过若是金国条件真的比大辽优越的话,说不定宋人就会撕毁盟约,选择和金国合作了。

对于宋人的奸诈,辽人是深有体会的,一场谈判下来,到最后一划拉,简直吃亏无数。

可问题是,现在是自己有求于人,还能如何?只能任由宋人踩着底线的改变了两国之间的情势。

之前都是宋人称臣纳贡,可是现在呢?竟然反了过来,只这一点,就已经让很多人称赞如今的官家是中兴之主了,贤明能干堪比尧舜,若是真的能收回“幽云十六州”的话,别说是和金国合作,哪怕是和魔鬼做买卖,宋人只怕都会尝试。

外加上官家自从继位之后,在很多的场合里曾经说过了要收回“幽云十六州”之言。

所以,到底该如何抉择,就是躲不过去的了……